产品分类

PRODUCTS CLASS

“草本精华”有毒?揭开“白发转黑”产品的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4-11-24发布者:乐鱼官网登录页面

  与普通染发剂不同的是,这款名为汉斯人参首乌养发乳的发用产品强调,它的有效成分全都来自草本萃取的多种植物精华,具有自然养黑护发作用,用起来不仅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还能保持秀发不再返白。

  这位老板宣称,他们销售的产品,使用后会促使毛囊黑色素增加,因而可让白发从根本上转黑。

  当被问及变黑以后还会再返白吗?化妆品实体店负责这个的人说,这是养护出来的,属于健康的黑发,所以只要平时多注意作息,就不会轻易反弹。这个不是激素,是真正养出来的。

  这位老板介绍,由于功效好,见效快,他们的“白转黑”产品仅加盟店全国就有三千多家,销量非常好。

  部分样品被送往设立于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国家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在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挤出样品里面的膏状物放置在专用玻璃片上,进行模拟阳光照射加速试验,

  根据我国最新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发用产品中允许使用的常用化学合成染发剂,也就是染发中间体共计47种,分别是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以及羟苯并吗啉等15种原料。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允许使用的原料)是经过国内外大量的毒理学安全数据及经过专家评估较安全,才列入了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准用染发剂目录当中。

  为了确认“白转黑”产品中是否含有这47种染发中间体,专业技术人员对样品进行了针对性的靶向检测。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注意,于是决定扩大分析测试范围,对样品进行非靶向性全面筛查。

  专业人员采用不一样设备,先后进行了两轮筛查,终于在第二轮高分辨质谱筛查出的数千种物质中,敏锐地捕捉到蛛丝马迹。

  专业人员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对样品中银离子进行仔细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银离子的含量达0.4%。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因为银离子发生氧化会变黑,那么结合质谱筛查,再结合银离子的化学特点,然后再加上我们对这种变黑产品的敏感度,我们就推测,大概率这一类产品里面的有效成分可能就是银离子。专业技术人员介绍,非靶向性全面筛查出的数千种物质中,银离子是唯一具有变色效果的物质。因此能推断,一些“白转黑”产品中导致头发变黑的真正有效成分,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工程师 陈彦君:我们采用的是离子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硝酸根的实验,硝酸根的含量大概在0.1%到0.3%之间,与银离子的含量相匹配。

  至此,“白转黑”发用产品中的有效成分真相大白: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化学成分,而是通过光照作用促使毛囊“合成天然黑色素”,把白发自然“养黑”。但严谨的科学检验测试表明,这一些产品中实现“白转黑”的有效成分,恰恰是众多消费者希望避开使用的化学物质硝酸银。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这类白转黑发用产品添加银离子的目的是利用银离子的感光特性将头发染色变黑,而且这类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允许清洗的,经过长时间才可以做到这种染发变黑的效果。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副院长 何国山:在前期针对化妆品风险监测预警中,我们得知有一部分发用化妆品宣称成分中不含有化学染色剂成分,而是通过光照天然合成发用黑色素或者利用促使毛囊内的酪氨酸酶生长,以此来实现头发由白转黑,针对这些机理,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走访公司进行了充分调研,我们初步判断他们

  专业人士介绍,硝酸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易溶于水,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关毒理数据表明,硝酸银对人体具有造成严重眼损伤、引起呼吸道刺激等风险。因此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在危险性类别上,把硝酸银列为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也就是危害性最大的类别,以及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王玉记:硝酸银的问题是它对于黏膜的刺激性非常强,比如说接触到角膜、呼吸道,吸入肺里面,进入人体,

  ,原因就在于银离子是重金属,所以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是要避免接触硝酸银这种物质的。

  专业人士介绍,硝酸银对人体有多重危害,因此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禁止在染发剂产品中使用硝酸银。

  我国2020年实施的《化妆品管理条例》按照风险程度,将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根据这一条例,染发剂产品均为特殊化妆品,必须实行注册管理。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使用安全技术规范允许使用的染发剂来达到染发功效的产品,属于染发剂产品,在我国要按照特殊化妆品来管理,这一类产品在上市之前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是远高于按照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的产品的。

  专业的人表示,这些宣称自然养黑的产品极力回避使用“染发”字眼,打出所谓“白转黑”的模糊概念,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工检验部正高级工程师 谭建华:在目前的监督管理体系下,使用这种硝酸银为有效成分的产品,有很强的隐蔽性,目前没有标准的办法来进行测试,所以能很容易达到逃避监管的目的。

  专业的人表示,不法商家将实际有效成分为硝酸银的“白转黑”产品,描绘成所谓的“促黑”草本萃取植物精华,不仅规避了更为严格的特殊化妆品注册管理,以掩盖其违规使用添加剂的不法行为,还有效地逃避了监管。更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这样的虚假宣传,却恰恰迎合了许多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心理,从而能够让产品卖上更高的价钱。以这款实体店销售的“白转黑”为例,一瓶售价就要近300元,远高于同规格的普通染发剂。

  打着自然“白转黑”的幌子,卖高价误导消费者,目前在行业内,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化妆品根本不存在。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化妆品部主任 刘洋:改变头发颜色的产品,在化妆品分类中属于染发类的产品。根据协会对目前法规的理解和行业掌握的情况,目前尚没有能够短时间内促进白发自然转黑的化妆品。

  专业人士介绍,头发由黑变白是人类生长的自然规律,因此普通消费者遇到这一种现象时无需紧张,更不要焦虑,对于改变发色,可遵循“非必要不染发”的原则。如果确需染发,一定要到正规销售经营渠道,购买合格产品。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化妆品部主任 刘洋:要关注产品是不是已经取得注册批件。消费的人在使用染发产品的时候肯定要仔细阅读需要注意的几点。如果在产品的使用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就医。建议消费者不要过于频繁染发,三到六个月染一次发这个频次是较为贴切的。